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天津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叶江林署名文章

(能量中国-中国发展网平台受权发布)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强调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这一重要指示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的高度,科学研判当前国内外形势,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为中国经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开新局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准确理解新发展格局理论的科学内涵,辩证看待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之间的关系,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准确理解新发展格局理论的科学内涵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整个循环系统促进有序,则有利于经济发展。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个有机整体,是彼此交融,有机结合,不是彼此割裂、相互对立。一方面,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方向,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等优势以及内需潜力,打造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体系,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活力和动力。与此同时,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防止脱钩,国内大循环是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补充和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了,反过来又推动国内大循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认识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对应对当前外部环境,扩大更高水平开放,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起着重要作用。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应对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抬头,世界经济低迷。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各种风险挑战更加艰巨。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依然是历史潮流,逆全球化只是大潮流中的回头浪,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推动世界各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坚持以开放求发展,加强国际社会协作,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强维护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0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分工,比较优势充分释放,对外贸易和经济高速增长,在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受益其中。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增长的奇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国际市场的充分利用,即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优势。即使今年在疫情严重冲击全球经济背景下,我国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达到23万多亿元,数字背后是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将弥补国内生产要素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创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是扩大更高水平开放的需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当前面临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坚持开放理念不动摇,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破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有利于继续扩大市场开放,完善开放格局,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性开放向规则等制度性开放转变,建立形成与国际高标准经济规则相接轨的基本制度框架和行政管理体系。

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国内国际双循环仍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不移地支持经济全球化,高质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发挥我制度优势,保持战略力,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坚持政治理念引领。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解决。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旗帜鲜明地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组织平台,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支持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增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民众。

打造国际合作样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国际合作提供新的范式。加强区域性协调,力所能及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我周边国家提供更多的制度供给和公共产品,以深度区域合作应对全球层面压缩。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结合,增强开放联动效应,为新发展格局打下扎实基础。

加快科技水平创新。落实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瞄准当今世界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领域技术的突破,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各个环节的淤点、痛点和堵点,疏通国民经济的经络,攻克卡脖子技术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弘扬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国家品牌。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提高理论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

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市场体系和供求循环,积极打造数据链联动、供应链协同、产业链共享的融通发展模式。依托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拓展开放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打造开放新高地。深化放管服,持续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一流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保护市场主体平等地位,落实好《外商投资法》,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在严格落实好防疫要求前提下,扩大快捷通道适用范围,并与更多国家建立快捷通道

天津要在全面贯彻新发展格局理论中育先机开新局

天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海陆交汇点,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要在全面贯彻新发展格局理论中发挥优势,加强谋划,抓住机遇,有所作为。

服务好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始终心系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配合做好国家重大外交议程,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与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把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同一带一路建设相衔接,加强陆海统筹,特别是发挥天津港在国际集装箱航线、海铁联运、国际陆桥运输通道的作用,进一步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合作,实现两者同频同振。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构建区域协同产业链体系,加强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发挥区域竞争的制度优势,携手在对外开放、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高水平建设海洋强市,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流动。加强同世界高标准自贸区交流互鉴,发挥世界智能大会、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国际会议、我市92对国际友城等渠道和平台作用,扩大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朋友圈

高品质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突破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坚持问题导向优化营商环境,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加快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先进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培育标志性的支柱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单位:天津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叶江林)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