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工程——十省百校公益创业行动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春雨工程——十省百校公益创业行动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十九大对慈善和志愿服务事业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推进公益及公益创业工作在青年群体中的开展,切实通过青年力量提升社会公益及创新创业氛围,按照《关于开展春雨工程——十省百校公益创业行动的通知》(能量中国[2017]91号)的要求,结合各地区公益及创业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十省百校公益创业行动专项工作,全面掌握大中专院校公益创业基础信息,联合相关部门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持政策,并消除学生在参与公益创业过程中的隐患,构建公益义卖、公益创业、公益扶持、志愿服务、实习兼职等模块为一体的支持体系,切实对大中专院校公益创业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二、工作机构

成立十省百校公益创业行动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行动组委会”),负责统一指挥专项行动工作,研究解决专项行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组  长:丁永进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主任

副组长:邢亚静  听障儿童公益救助联盟发起人

王方圆  能量中国管理委员会秘书长

杨  禛  中国教育创新公益联盟秘书长

郑旭杰  中国西部青年公益创客联盟理事长

张  帅  北回归线爱心协会甘肃分会秘书长

余  培  创益市集发起人

何冬梅  更好甄选负责人

成 员:高校承办团队负责人、更好甄选公益频道运营团队、海外供应链管理团队、国内供应链管理团队、物流管理团队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内,负责专项行动日常工作。各成员团队确定专人负责联络,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确保此次专项工作行动任务的完成。

三、工作步骤

本次专项行动为期12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活动发起阶段(2017年10月10日-1月10日)

成立专项工作组织委员会,并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20所大中专院校进行活动落地。并在结束后组织“2017年公益创业年会暨阶段总结大会”,邀请各高校负责人赴北京研讨并修订执行方案。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8年3月1日- 7月1日)

根据修订后的活动实施方案,在80所大中专院校中进行活动落地。并完成100所大中专院校公益创业合伙人团队遴选、兼职实习支持体系架构、公益项目扶持及创业创投体系架构。在合作高校循环开展支持性活动,构建高校公益团队自我造血能力,并充分引入外部资源支持优秀项目发展。

(三)总结阶段(2018年9月1日-10月10日)

对本次专项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确立公益义卖、公益创业、公益扶持、志愿服务、实习兼职等模块的长效运作机制。并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对各大中专院校、各学校承办团队进行评优表彰工作。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公益义卖线上专题活动

一是全面掌握全校范围内对公益及公益创业工作的参与及支持情况等基础数据;二是结合学校特色及承办团队自身特点,动员学校师生广泛参与到公益义卖的分享及传播工作中;三是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等新型社交平台,做好义卖受众的管理、服务和维护工作,作为团队自我造血的基础;四是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及社团调动自身资源,对活动进行支持和推动;五是承办团队建立长效运作机制,充分将公益义卖打造成“为学校师生创造福利,为公益团队带来捐款”的品牌活动。

(二)推动公益创业合作人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创业、创新及公益慈善活动相关政策,对公益创业合作人进行能力提升辅导和个人成长服务。同时,以公益创业合伙人体系为抓手,实现学校义卖工作、校园公益扶持、校园公益创业创投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并着重推动“残障服务”、“性与生殖健康”相关公益工作的开展,在相关单位的指导下,逐步形成品牌化公益项目。

(三)搭建全方位公益服务体系

一是帮助学校团队开源。整合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以专项扶持等方式对校园团队进行支持;二是推进学校团队建立造血机制。通过公益义卖专题活动、日常主题活动、学校师生主动购买等,持续提供捐赠款项;三是搭建服务承接平台。通过承接各类主体的公益服务需求,在实现团队公益诉求同时保障活动开展经费及志愿者补贴;四是建立完善的款项监管及活动评估机制。与组委会中高校负责人、公益创业合伙人充分合作,理顺学校内部机制,从各个环节加强团队管理和效能提升,打造公开、透明、创新的公益团队形象。

(四)开展公益传播矩阵建设工作

对现有国家级媒体资源进行梳理,充分支持公益活动开展。进一步深化与自媒体平台、新型媒体平台等媒体的合作,为各高校建立自有宣发渠道,抢占各平台宣传阵地。并以此为基础,做好主旋律及相关主题的宣传教育工作。

(五)完善校园学生志愿工作、实习、兼职公益服务平台

与“志愿中国”等志愿平台充分对接,帮助学生通过正规渠道开展志愿服务,并获得志愿服务意外保障。完成学生与通过认证企业的实习、兼职对接,帮助大学生在有保障环境中充分接触社会并提升自身能力。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职责及分工,切实抓好公益创业相关工作,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协助承办团队编制方案,认真落实,预防违法违规行为出现,有效提升学校公益创业支持力度和公益团队自我造血能力,坚决杜绝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意外事故,确保活动的可持续性。

(二)突出重点,确保实效

此次专项行动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应把握好4个“结合”:一是校外资源与校内团队能力相结合;二是活动单次效果及长效性运转机制相结合;三是参与公益服务及个人成长相结合;四是加强管理团队工作机制建设与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同时要加强指导确保实效,对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提高认识立即整改,在活动过程中出现困难的,要协助团队与学校沟通。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公益创业工作是为学校师生、公益团队、社会大众同时带来福利的重要惠民工作。加强公益创业及公益慈善活动宣传,要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根据地方特色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媒体、自媒体、新媒体等新闻媒介进行及时宣传。积极动员身边群众加入公益宣传工作中,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对公益的认识和参与公益的主动性、自觉性。

(四)严肃做好善款公示及活动评估工作

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做好公益款项的管理工作,及公益款项使用的公示、披露工作。以公益支持款项为抓手,对公益活动进行评估,提升公益团队专业性及公益活动有效性。

 

 

 

 

一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