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志愿服务、实习、兼职等公益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快完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保障性,充分对接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社会主体,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根据组委会《十省百校公益创业行动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特制定了构建校园学生志愿工作、实习、兼职公益服务平台的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参与,保障安全”为理念,以线上义卖平台及微信、qq等社交工具为载体,将公益活动与志愿工作、实习、兼职结合起来。以提高公益团体成员素质及自我造血能力为目的,以公益活动为依托,充分调动校内师生参与。
二、工作目标
1. 组建工作团队
根据工作要求,组建工作团队,需包含宣传、活动组织、志愿者管理、社群管理等人员,根据职责分别主责相关工作。
2. 组建兼职、实习社群
要通过线上、线下推广工作,组建校内兼职、实习社群,基于社群为学生提供服务,帮助学生在有保障情况下走入社会,并为后期捐款持续性做好保障。
3. 做好品牌活动
基于社群开展公益讲座、技能培训等公益活动,提升校园学生参与积极性,充分做好服务工作。
4. 完善审核机制
社群负责人要进行把关,对参与服务的企业信息进行调查摸底,保障学生权益不受到损害。
三、工作步骤
1. 组建工作团队,明确分工(可与公益义卖团队合并)
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及工作开展需求,组建工作团队,建议至少包含总负责人(1人,加入组委会)、宣传(1人)、志愿者组织(1人)、社群运营(1人)、兼职实习流程对接(1人)。
2. 妥善准备,防范风险
(1) 提供相关素材辅助组委会设计人员完成宣传页海报、宣传单页、线上宣传资料的设计及制作(若团队自有设计能力可根据要求自行设计)。
(2) 团队注册“义卖”微信号,或使用工作人员微信号进行服务,在义卖活动推广过程中,若有兼职需求的同学可加好友,后拉入兼职、实习群,做好服务工作。
3. 前置宣传,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1) 与义卖活动宣传相结合,在活动开始前进行兼职、实习服务体系舆论倡导工作。
(2) 通过公益大使招募、实习兼职联盟等不同方式,做好活动铺垫。
(3) 组建兼职实习社群,在社群中做好气氛活跃工作(为做好风险防范考虑,由组委会统一建立社群,团队成员进行维护及管理)。
4. 提前测试,排查风险
(1) 团队人员在活动开展前对流程进行学习,防止出现误差。
(2) 团队人员对收到的宣传页、海报等宣传素材进行审核,避免文字错误、无法扫码等问题。
5. 线上线下结合宣传,保障信息到达率
(1) 在义卖活动正式开始后,将兼职实习社群宣传与公益义卖宣传合并,使用宣传页等材料进行线下设点宣传、扫楼宣传等活动。
(2) 结合义卖活动内容,在微信内容后附带兼职、实习社群信息。并在年级群,班级群等平台进行宣传。
(3) 在兼职实习社群中保持活跃度,进行推广及交流,促进二次宣传。
6. 做好服务,提升支持度
(1) 做好兼职、实习社群的服务工作,充分沟通,鼓励其作为公益大使帮助推广义卖活动,或推广义卖产品。
(2) 与组委会工作人员配合,在社群中进行公益大使的宣传及推广工作。
(3) 与组委会工作人员配合,为社群中成员提供公益服务、兼职、实习等信息。
7. 充分发动群众,做好转化工作
(1) 基于社群,有规律地提供公益讲座、技能培训等长期服务。
(2) 邀请团队外师生作为公益大使,参与活动的推广工作,在为其提供个人福利回扣同时保障公益捐赠的稳定性。
(3) 与组委会工作人员协作,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及指导工作,为已有合作人员提供充分的支持和服务。
8. 做好总结,积极改进
(1) 在每次活动后主动总结,发现问题,并积极改进。
(2) 保存相关资料及工作手册,便于指导后续工作开展。
四、工作措施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团队与组委会统一思想,团队内部统一思想,团队与学校群众统一思想。仔细学习工作方法,自我总结,不断提升团队认识,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2.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组委会内明确职责,保障各工作模块能稳定运作,各模块负责人需积极协调落实。团队负责人需与团队成员沟通,传达相关工作方法及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具有特色的宣传推广工作,提升义卖活动整体效果。